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文苑
壁画《伺酒伺乐尚食图》
从墓室壁画看宋元散乐
发布日期:2024-10-31 09:41
来源:阳泉晚报

文物档案    

    主角:壁画《伺酒伺乐尚食图》复原

    来源:郊区东村元墓壁画

    归属:阳泉市博物馆

  文物是会说话的。那是古人留给现代人的话。为进一步讲好阳泉文物故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诗意可观可感,本报与阳泉市博物馆合作,推出“文物会说话”栏目,用文物讲述历史,为您呈现这片土地上历史的壮美、岁月的密码和文物的妙趣!

  东村位于郊区河底镇。2012年4月,阳泉市文物管理处在东村抢救性清理了一座砖券攒尖顶墓。墓葬所在地位于村北的土岗上,小地名叫北梁。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南北长2.76米、东西宽2.66米、高3.1米,距地表5.1米。墓门内砌“凹”字形棺床,高出甬道地面0.31米,用条砖纵横相间铺砌。其中,西北壁壁画为《伺酒伺乐尚食图》。

  东村元墓墓室壁画《伺酒伺乐尚食图》的画面人物丰富,共有7人。壁画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侍酒侍乐,中部三人各执横笛、拍板、大鼓作鼓乐状;后面一男侍在温酒,前面两女侍作送酒食状。另一部分为尚食图,一男侍正从朱漆大门出来为主人呈送糕点。从壁画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艺术表演为散乐。在阳泉市博物馆,存放着壁画《伺酒伺乐尚食图》复原。

  散乐是一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流传盛行于宋、辽、金三代,今见散乐形式也多出于宋、辽、金三代墓室壁画、砖雕图案。从墓葬出土资料看,根据乐器组合的不同,散乐可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以男子为之,另一种以笙、排箫、筚篥、嵇琴和方响为伍,其音清美,称为细乐,演奏者与舞蹈者皆为妙龄少女,其头饰及衣着均较秀美。

  宋金时期北方壁画墓盛行,出土的壁画中有很多散乐图像。包括壁画《伺酒伺乐尚食图》在内,这些散乐壁画真实再现了宋金时期北方民众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民众的精神状态,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

  从壁画《伺酒伺乐尚食图》中,人们足以窥见当时散乐的人数、装束、乐器以及散乐队的排列构成,这是考古过程中重要的史料。吴 琦文/图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