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一代人,是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成长起来的。而对于我这个从城区义井镇小河村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从小是听着父辈们打井的故事长大的。有这样一句名言: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回忆就是一种善举。今天讲述父亲石正林为代表的小河打井人,挥洒青春与汗水、创造红旗渠般的深井奇迹的故事,不仅是一种致敬,更是对我们和后辈们的一种激励。
——题 记
小河村,顾名思义,因瀑水河由南向北穿村而过,便得名“小河”。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上游瀑里村煤炭、矾石、黏土等矿藏的不断开采,地下浅层水大量渗漏流失,河水断流,村民人畜饮水成了大问题。村民吃水只能从沙井里掏出泥水,挑回来澄上半天才能饮用,而且苦涩难咽。洗碗水也舍不得倒掉,要用来喂猪、浇菜。解决吃水问题成了小河村的大事。
1973年秋,小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双贵参加了晋中、晋东南、晋南等地挖井经验观摩学习后,党支部会议一致决定打深井,彻底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广大社员积极响应,点燃了小河人找水的激情与干劲。市水利局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全程参与指导。经水利技术人员勘探选址,敲定了在村口东垴山下,人工开凿大断面斜井,揭穿深部含水层的提水方案。市水利局和村党支部一致推举小河大队党支部委员、民兵营教导员石正林担当打井队长。1973年12月10日,小河深井工程破土动工。在誓师大会上,石正林代表40名打井队员表态:“大批大干促大变,深井工程炼铁汉。穿过高峻东垴山,凿透百丈桃河滩。挖出地下幸福泉,定叫小河变江南。”这犹如一声惊雷,喊出了小河人压抑了太久的心声,吹响了民兵营再冲锋的号角。
时代深邃的强音在小河人民奋斗中突现出来了,历史忠实地记录下了东垴山下一幅幅发光增辉的画卷。党支部书记李双贵、打井队长石正林带领小河打井队员们,用一腔热血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工程开工后面临的“拦路虎”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三无施工”,无设计图纸、无专业凿井技术、无得力的施工设备。打井队员们学大寨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没有技术边干边钻研,没有图纸掘进一段集体研究绘制一段,没有设备自己动手造。石正林用三根线绳、一个罗盘和一个三角尺来代替水平仪,一直向下,以30度的坡度,向前深挖。随着开凿深度的不断加深,人工往上运输渣石越来越费劲。井下照明也成了问题,不得不接入照明灯,还需要接动力电源,及时配备铁轨、绞车、钢丝绳、电动机等等。石正林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苦活累活干在前,困难时刻走在前,危急关头冲在前。队员们在他的感染下,凭着一股子血性和热情,硬是用铁锤、钢钎、凿子、簸箕、铁锹、小平车等简单工具,一点一点往外掏,一寸一寸往下挖。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没人叫苦,无人抱怨。血肉之躯和岩石较劲,凭的是滴水穿石的精神。
打井队员们战高温、斗严寒,连续作战、不畏困难,克服施工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等重重困难,保证了工程按进度任务推进。开山凿井,和石头打交道,千万别小看掌钎打锤的活,“一锤偏废,千锤白练”。打炮眼需要两个人密切配合,一人掌钎,一人抡锤。抡锤既要有力气,又要有准头,稍一抡偏,就会砸在掌钎人手上。填炮眼、点火是个技术活儿,为了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石正林专门派人去白羊墅煤矿,向矿工们学习。大家很快就掌握了打“拔心炮”“弓形炮”、底炮、边炮的技术。通过每天在学中干、干中学,打井队员个个都变成了多面手,既能掌钎打锤,又会打眼装炮;既能当电工,又能搞爆破,胆大心细,分工协作。
石正林是极富感染力的人,他身上那种不畏困难的品格,无时无刻不在激发队员们积极争先的精神力量。队员们“一出勤、两担饭,白天黑夜连轴转”,打造出了一支打井铁军。老民兵窦振邦有严重的关节炎,仍然报名参加打井。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年轻人凡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他都直截了当指出来,大家背地里称他“管得宽”。为了排除塌方险情,井下需要打顶棚,他忍着关节炎的疼痛,一干就是36个小时。老队员能吃苦,年轻后生也不甘落后。班与班较劲,人与人比赛。年轻人动作麻利,干活不惜力、不叫苦。打眼放炮,炮声刚响过,硝烟未散尽,大家马上冲向工作面,烟熏得头晕恶心全然不顾,好像有人追赶一样。当掘进到100米的时候,缺少通风设备,放炮后烟排不出去,为了抢时间,队员们麻利地脱下外衣,用力把烟撵向洞外,呛鼻的硝烟味辣得人双眼通红,直流生泪。有一次,年轻气盛的张进忠跟烟较上劲了,结果一天连续呕吐了七八回,昏倒了爬起来再干,保证进度不落后。青年电工石仪在302米的平台上作业时,100kW水泵的闸阀突然破裂,强劲的水柱喷在配电盘上,顿时出现了刺眼的弧光,石仪没有半点迟疑,猛扑了过去用身体堵住了裂口,像黄继光奋不顾身堵枪眼一样,用胸部堵住了强劲的水眼,杜绝了一场触电事故的发生。
艰难困苦,对于弱者来说是可怕的,但对于坚强的打井队员来讲,是一种不屈不挠的使命召唤。王敦华是打井队最初的三个班组长之一,脑子活,爱较真。他的小组在打井中屡屡搞创新,是打井队树立起来的一个样板班组。有一天,在310米的工作面打眼放炮,12个炮眼的导火索全部点燃,突然在上方170米的地方发生了塌方,一时间乱石块顺着30度的陡坡滚落下来,照明线、信号线全部被飞石砸断,工作面漆黑一团,坑道堵塞,通讯失灵。千钧一发之际,王敦华大声吼道:“快找个地方躲起来。快!趴下!”全班人员迅速隐蔽,王敦华却向炮位冲去。他一口气把12根导火索全拔了出来。但凡拉拽中有雷管爆炸,或导火索燃进泥土里,王敦华的血肉之躯就是队员们生命的挡箭牌。危险排除了,所有人长出了口气。石祥魁是打井队最初三位班组长中唯一的健在者,至今作为管理员仍然坚守在小河深井。他身强体壮,力气过人,电焊、管道、土方啥活也能干。
在打井的日日夜夜里,打井队员们受点伤、流点血是家常便饭。石良玉负伤次数最多,轻伤不下火线,号称“打井硬汉”。有一次,巷道内爆破后,弥漫着刺鼻浓烟,缺氧严重。因长时间缺氧,大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呕吐。为防止电动机被水淹没,打井队员在陡峭的坡道上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呼吸实在困难,就趴在泥水中深吸几口,就这样,他们硬是将300多斤的电机设备抬到了安全区,保住了集体财产。但石良玉因严重缺氧,三天三夜滴水不进,吐出来的都是血,被送进医院治疗。大病初愈不久,石良玉拉车出渣时,头顶掉下一大块泥灰岩砸在了车上,行进中的小平车载重瞬间增加,钢丝绳突然绷紧,人压不住车把,巨大的冲击力把他甩到车后,双臂被岩石刺出四道伤口,肌肉外翻,鲜血直喷,到医院缝合了32针。从救治到出院,他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句痛,伤刚好一些就返回打井队。
完成如此艰难的打井工程,没有革命的牺牲精神是不行的。石瑞祥是小河深井工程中受伤最严重的人。1975年10月19日,当时深井已经穿过了四层泥灰岩,掘进到550米的深度。当晚,石瑞祥正在510米处的3号蓄水池旁看泵,正好有一辆矿车不知什么原因停在这段巷道内不上不下。由于蓄水池内的水快要抽干了,需要及时拉闸停泵。矿车与水泵电机间只有很狭窄的一条通道,石瑞祥想挤过这条窄道去拉闸,当他大半个身子已经过去的时候,右臂防水衣袖口处不幸被飞速转动的水泵与电机的联轴器螺丝绞住,他的右臂右肘关节瞬间被击伤,血肉飞溅。他不顾自己的伤痛,拼全力用左手关闭水泵闸阀,按下了补偿器按钮。回过头来,大声呼救。不远处的窦振邦闻讯赶来,见此惨状吓坏了。石瑞祥反而很镇定,让他找东西帮自己止血。当时现场什么止血器械也没有,窦振邦就用一根油盘根绑住石瑞祥的胳膊根部止血。然后,石瑞祥打电铃要求上井。李双贵书记和队长石正林闻讯赶来,组织人员将石瑞祥送往市一院。一路上,石瑞祥的记忆都非常清楚,可一到医院,因失血过多,浑身发冷,两度昏厥。手术过程中,急需输血。但医院没有血库,更没有备用存血。闻讯赶来的20余名打井队员主动要求献血。经过3个月的精心治疗,石瑞祥伤愈出院。手臂严重变形,失去了基本功能。回到工地的石瑞祥,虽然不能干重活了,但干劲不减,搞统计、做后勤、担送饭,争着抢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77年6月16日,《阳泉报》以《硬骨头民兵石瑞祥》为题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每次走进小河村打井展览馆,我都会切身感受到,在那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打井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用锤子、凿子、钢钎、耙子、铁簸箕等简陋工具,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一箩筐,三天三夜讲不完。这些故事或悲壮、激动,或感人、震撼,绝不亚于当年同样为解决水问题的河南林县红旗渠的创业故事。
1981年冬天,小河深井正式竣工。东垴山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张张笑脸汇成了欢乐的海洋,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全村男女老少像过年一样喜笑颜开。整整8年的艰难岁月,小河打井队员们冲破种种阻力,闯过道道难关,手握钻杆,水中爆破,用了2万多斤炸药,排出了10万多吨石渣,终于打成了这眼斜深度达709米、垂直深394米的深井。小河深井日出水量达到10000立方米,不仅解决了小河人畜吃水问题,而且发展水浇地800亩。
凿穿东垴山,挖出幸福泉。小河村打出来新中国第一眼石灰岩斜深井,从中央到地方,科研院所、水利系统的专家学者纷纷来小河村考察调研。各地的参观者纷至沓来,一时间小河深井声名鹊起。小河大队打井就像一个火种,将全市村庄的活力引燃了。瀑里大队、杨家庄公社、三郊公社、西南舁公社等地纷纷上马打井工程。源源不断的充足水源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饮水问题,而且还对工农业的发展找到了稳定水源,为改革开放后的阳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许,岁月可以改变山河,但历史终将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小河打井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和“大寨精神”在阳泉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如今,小河深井已成为“阳泉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一批批参观者来到深井展览馆,聆听艰苦创业的故事。2019年6月28日,在阳泉宾馆大报告厅,阳泉市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8周年“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74岁的石正林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激动地说:“想当年,我带领打井突击队员们打井引水,虽然吃了点苦、受了些累,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至今想起来,我无怨无悔!”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与无私奉献。
对于我们这座小城来说,小河村人艰苦创业的打井岁月已经渐行渐远。而对于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的小河人来说,打井这段澎湃激昂的奋斗历程将永远铭刻在血脉中,代代相传、不容忘记。那些白发苍苍的老队员,以及早已过世的打井队员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但正因为平凡,他们忘我的牺牲精神,不屈不挠的奋斗品质,才更加弥足珍贵。
向打井队员们致敬!向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