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文苑
小城醋香
□王爱鱼
发布日期:2024-07-31 06:15
来源:阳泉晚报

  我们阳泉人,对醋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一日三餐,都有醋的香味。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五味》中有这样的描述:“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这里说的山西人不知道是不是阳泉人,但是我感觉,阳泉人吃醋的情景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时候,生活虽不富裕,但醋却是不可缺少的调料。村子里传来“酱油醋、酱油醋”的吆喝声,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喊我去打醋。那时,我正在院子里和伙伴们玩扇盖游戏,听到母亲的喊声,虽然玩得热火朝天,但还是迅速将“盖”捡起来揣在口袋,说句“你们先玩,我去去就来”。然后从母亲手里接过五分钱和醋瓶,一蹦一跳去打醋。因为打醋归来的路上,可以悄悄对着瓶子嘴喝上几口,那酸酸的香味,至今难忘。

  打醋人推着一辆自行车站在村口,自行车的后架上挂着两个塑料大桶,一桶装着酱油,一桶装着醋。打醋人接过我递过去的五分钱,给我的醋瓶子插上漏斗,拧开醋桶,一股醋香扑鼻而来。他拿过桶边挂着的提子,从醋桶里舀起一提醋,高高举起,倒进漏斗,动作娴熟,经验老到,一提倒完恰恰一瓶醋,满到瓶脖。

  醋打回来,饭似乎也就香了。中午吃土豆白菜卤抿圪斗,饭端上来,我拿起醋瓶就往碗里倒了一股醋,热乎的醋味直扑脑门,酸得让人一个激灵。吃着倒着醋的抿圪斗,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惬意。不但吃面要倒醋,吃菜要倒醋,而且吃饼时更是蘸着醋吃。先在碗里倒上醋,然后,拿起饼一边蘸醋,一边吃,蘸着醋的饼香味更浓了。吃饺子则用碗盛醋,夹着饺子放进碗里,半个饺子都泡进醋里,吃一口,再放到碗里,饺子馅吸饱醋味,第二口更香。饺子还没吃饱,半碗醋已经快见底了。吃包子更有意思,先咬开一个小口,然后拿铁勺舀醋往里面灌,看着香醋汩汩地浸透包子馅,直到包子底部也逐渐渗出黑色,才停手,这样的包子吃起来更有滋味。

  醋是粮食做的,调味,还有保健的功能。醋口味虽酸,却是碱性的,对身体好处很多。醋能开胃,能养胃,能降血脂降血压,还能抗氧化,消斑美容。在中医书中,明确写着醋能消肿,多吃醋还能缓解痛风。夜晚睡前喝杯温水兑醋,还能助眠,提升深度睡眠质量。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酿醋的历史在三千年以上。“醋”古称“酢”“醯”“苦酒”等,是以酒作为发酵剂来发酵酿制的。人们喜欢吃醋,可后来“吃醋”一词却变了意思,这和唐代房玄龄的夫人有关。唐太宗李世民当年赐给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房玄龄不敢接受,李世民料到是其夫人不肯答应。于是唐太宗派太监持一壶“毒酒”传旨房夫人,如不接受这几名美妾,即赐饮“毒酒”。夫人面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并未丧命,原来壶中装的是醋,皇帝以此来考验她,开个玩笑。于是“吃醋”的故事传为千古趣谈。

  丈夫喜欢厨艺,对醋也是情有独钟,他能做出许多带醋的美食,老醋花生米、醋熘白菜、醋熘土豆丝、醋熘绿豆芽、糖醋里脊。而老醋花生米是家乡一道名吃,经常用来下酒,将花生米油炸后晾冷,将醋、白糖和少许盐调成味汁,将味汁浇到炸熟的花生米上,再加葱丝、香菜、香干丁、洋葱段搅拌均匀,即可食用。老醋花生米口感酥脆、酸香,堪称绝配。丈夫的拿手菜是糖醋里脊。他先将里脊肉洗净切片,加入鸡蛋液、水淀粉、面粉抓匀;碗中放料酒、糖、醋、盐、葱、姜、水淀粉,兑成汁。然后起锅烧油,烧至五成热,下入肉片,炸至焦脆,捞出控油。锅留底油,烹入糖醋汁,倒入肉片,翻勺,淋香油出锅即可。夹上一块糖醋里脊轻轻咬上一口,舌尖便掠过一层糖醋汁,立刻有酸甜的感觉爬满舌尖,紧接着是热腾腾的酥脆面皮,透着麦粉的芬芳。牙齿咬过后,就到了丝丝咸香、口口嫩滑的肉了。这三种滋味在口中混合,让心底涌出的惬意写在了脸上,感觉浑身上下的毛孔都冒出糖醋里脊的香味。

  我最喜欢吃的当数腊八蒜。过去,每逢腊月初八,母亲总要腌上几罐头瓶腊八蒜。她将蒜头老皮剥去,蒜头底端切去,放入罐头瓶里,再倒满了米醋,拧紧盖子,放置三到五天,蒜头就湛青碧绿了,看着这种色彩就有食欲。每逢大年三十夜晚,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就着翠绿如玉的大蒜,感到了家的温馨和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蒜早已成了平常之物,但每到腊八,我依然想起母亲忙碌的身影,那盘冒着热气的饺子和翠绿如玉的腊八蒜。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有好多年没有回母亲家过年了,可母亲每年都会腌制好腊八蒜,然后打电话给我,“家里的腊八蒜已经腌上了,等你过年回来吃”。那话语中充满期待和不舍。是啊,此时的腊八蒜早已化成了浓浓的母爱,不管身在何处,母爱就像影子一样一刻不离陪伴着我。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