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品评
故 乡
□白海花
发布日期:2025-02-10 06:48
来源:阳泉晚报

  瞧着题目中的“故乡”二字,我家二妞儿抢先喊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吟诵完,小孩子开心大笑起来。确实是这样。朋友,我若问你看到“故乡”二字首先想到了什么?恐怕回答的也是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它既把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唤了出来,更把它深深地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

  啊!“故乡”,好美的词!

  “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这是我们小时候喜欢唱的歌词,而过年前从现居住地奔赴夫君老家的路上,我竟有了一种莫名的“乡愁怨”。说来恐惹您笑话,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妇女,每天除了上班只知相夫教子,如何竟谈起“乡愁”这样高雅的词来?朋友,您请听我说。

  我出生在和顺县的一个小山村,在那里生活了9年。而后随母再嫁,长在另一个小县城,又居住9年。及至大学毕业后到忻州市的一座小县城工作,并嫁在了这里,至今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后来,又因房子买在外市,常去那里居住,这样就县城和外市两边跑,我的故乡就这样被我跑“丢”了。于是就有了我乘车回县城过年的“乡愁怨”。过年了,我居然没有奔赴故乡的喜,反而脑子里都是幼时出生的那个小山村的种种。朋友,不知您是否有同感?小时候的年最幸福!虽然那时候常常挨饿,放学回家后没有汉堡,没有薯片,更没有巧克力味儿的饼干,甚至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能会见到饺子;那时候的我们常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或是哥哥姐姐替换下来的旧衣物,冬日也仅仅是穿着母亲亲手缝的棉衣棉裤、笨重的棉鞋,哪有今日的羽绒服或派克服时尚又温暖,且我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能穿新衣。但只那种对年的期盼就足够我们幸福一年,记忆一生。我现在却不知道哪个才是我的家乡,哪里的年才是我的年。我怨!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满街走。”关于过年的幸福记忆,在那小小的出生地,从阳历年就开始了。阳历年的时候,我们村里有拥军优属的习俗,大队会派村文化队到各军属家里进行慰问演出,据说军属家也会准备一些小心意感谢文化队。我们这些小孩就跟在文化队后面,既欣赏了文化演出,偶尔还能蹭点小糖果吃。而村里其他家户则在准备过年吃食,比如炒莜面、炒玉茭豆、炒麻子……哇,这样说着似乎就闻到了当年满街的炒香味,简直妙不可言。

  我们还会去花灯制作处凑热闹。村里有位心灵手巧的老人家,村口大门处最大的花灯每年都被他家包了。在当时那是多大的荣耀啊!每年这些时候,他家的孩子在我们面前走路都是耀武扬威的,活像个骄傲的大公鸡。不过我们为了能早早知道花灯样式,还是不得不笑嘻嘻地哄着他带我们去瞧花灯制作。“主角灯”一般都是生肖灯,制作成拱形样式,巧妙绝伦之处就是那活灵活现的眼睛,像是时刻在注视着我们一样,我们走哪里它就瞧哪里。还有那会摇摆的尾巴,像是不断地在向主人讨好般。花灯架起来之后再配以松柏枝,寓意岁岁年年,永以为好!我们这些人家主要是自制各式小花灯,有鲤鱼灯、荷花灯、祝福宫灯、月亮灯、星星灯等等,总之各家力求与众不同。

  将花灯挂在大门外后,各家还要在花灯下面垒起一个塔塔火,火的主体是砖块垒成,外面涂抹拌以秸秆草的泥。火的全身都是窟窿眼,像《西游记》中黄花观的百眼魔君——蜈蚣精。除夕夜各家把塔塔火烧起来,它满身通红,日夜不熄,直至元宵节后。也因了这满街的旺火,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我们小孩子也可以过一把熬夜的瘾。

  原来故乡早已镌刻在心。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唯祈故乡人和事: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