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智创城7号。
直播产业基地。
自动驾驶车辆——百度“萝卜快跑”。
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图片由高新区新闻宣传中心提供
机器人清扫车清扫路面。史钦君摄
5G高速移动网络、“双千兆”网络实现全覆盖,5G基站数由344个上升至362个;窄带物联网基站个数由282个上升至305个,实现园区全覆盖……
高新区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园区位于高新区义白路以东,澳门路以西,亚美水泥公司南侧道路以南,温州街、三亚街以北,总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已建成1.87平方公里,是我省2023年认定的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今年以来,高新区围绕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目标,不断完善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数字产业的集聚集群效应持续凸显,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一次调研
换来数字基建大提升
众盈公司是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实际运营管理公司。2023年年初,众盈公司管理人员赴江苏、安徽等地调研,学习先进地市园区管理运营经验。他们了解到,这些地方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园区智能化硬件设施,使园区管理公司能够高效服务园区企业。
考察之后,众盈公司积极筹划提升园区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引入人脸识别系统、智慧门禁、智慧灯杆、智慧化园区管理系统、24小时智慧超市等,并积极拓宽5G基站和物联网覆盖面,不断提升园区数字化服务水平。目前,园区企业已完成万兆专用网络部署。
此外,园区内的机器人清扫车辆已实现了智能化运行,不仅大幅提升了清洁效率,还减轻了人力负担,展现了智慧园区在环保与效率方面的双重优势。园区企业的上云率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最初的0%飙升至93%,这标志着园区内的企业已全面拥抱云计算时代,享受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
这些数字新基建的落地实施,提升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更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个缩影
反映数字产业化新生态
在高新区大连街路段,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正在安全、高效运行,这是高新区打造智车之城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我市已开展全市200公里道路自动驾驶测试运营工作,完成50个交通路口路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形成市域级车城网。
智能化路侧设施和路上的自动驾驶车配合,一静一动地对城市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用数据实现城市交通精准治理,并由交通延伸至智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路侧设施的加持,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自动驾驶,为智能网联车辆提供实时交通信息,还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高新区已实现对36个重点路口交通指挥自适应控制,70辆自动驾驶车辆累计运营里程已超过50万公里,新石器自动驾驶物流配送车每日运输包裹量超1万件,自动驾驶车辆带来的商业新生态俨然已形成。
目前,在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高新区不同厂房载体承载不同数字经济新模式。
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直播经济,打造6400平方米载体空间、64个直播间和2万平方米网红广场。通过专业化运营,目前园区已招引各类直播主体10家、主播100余人,带货销售额超2亿元。
中电(二期)数字经济产业园内,高新区年产300万套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链集群项目签约落地。该项目由山东港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设SMT全自动高速贴片生产线、注塑机规模生产线、插件线生产线、产品生产组装线及研发质检中心。
同时,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机电项目已经上马、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设备更新改造已经开始、山西智创城7号正重点着手打造数据标注产业、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着手打造人才培训产业……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将形成集智算、标注、直播、车路云和人才培养的多业态数字经济格局。
一方沃土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80后”郭玉领担任阳泉中关村智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积极建言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全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并组织建设阳泉中关村云上产业园,使场景建设、平台招商和载体运营有机结合。
董杰是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一名“90后”职员,2023年,因阳泉高新区打造“数智双碳”平台,他与阳泉结缘。近一年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他和清华大学技术人员按照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工作新要求,采用国际领先的能碳管理系统,使双碳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打造并投运全省第一个区域性能源互联网平台。
平台聚焦能源和碳管理两个领域,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汇集全市339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电、水、煤、气、油等能耗数据,率先打造区域多品类能源数据底座。
“通过该平台,我们可以进行区域碳排放核算,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领域碳预算管理,并对全市工业、交通、建筑、园区、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能碳监管,逐步为重点用能企业提供降碳专项服务,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高新区发展和统计部副部长刘健说。
一名“80后”,一名“90后”,因“数智双碳”结缘。郭玉领与董杰的故事,也是无数青年才俊在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中勇立潮头的缩影。在他们的引领下,更多的“80后”“90后”乃至“00后”,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创造力,汇聚于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园这片热土之上,共同绘制着园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截至目前,高新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数智双碳”模块已建成。高新区依托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培育循环经济、新能源、金融等领域应用技能人才50余人。依托辖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和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校企合作,为“双碳”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后备队伍,为“数智双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批工程
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
截至目前,高新区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超50亿元,数字经济企业已超200家,其中,数字经济示范型企业6家,占全市比重超50%,数字经济成长型企业12家,占全市比重超80%。
下一步,高新区将通过实施一批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工程,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水平高、辐射带动效应强的数字经济集聚区。到2025年,园区总营收突破100亿元,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占比70%以上,相关市场主体超过300家,规上市场主体超50家,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场景不少于80个。
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改造工程。高新区将推动园区物业、停车、安防、照明、能源监控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提升园区智能化服务水平。同时,探索“感知园区”系统建设,重点围绕管网、道路、桥梁、信号灯、道路标识、井盖等探索部署人工智能物联设施。
智能制造产业壮大工程。高新区将打造“材料端—硬件端—内容及品牌商”的智能智造产业链。上游以磁性材料企业为重点;中游发挥平台载体优势,引进卡联科技、联宝科技等企业,形成企业集聚;下游以内容及品牌商为重点,引进品牌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积极参与智能终端设备的外形设计、内部标准制定,以吸引更多企业入区发展。
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工程。高新区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推动智能工厂集成创新与应用、智能装备研制、智能车间(工厂)建设、智慧供应链应用等试点示范工作,并继续实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培育专项行动,推动华越、华鼎、华鑫、多氟多阳福、冀东水泥等企业布局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创建智能制造试点。
车联网产业集群工程。高新区将围绕智慧物流、智慧交管、智慧出行、智慧公交落地一批车联网应用场景,联合百度、新石器平台研发导入智能网联技术和产品,推动智能网联及配套产业在高新区集聚。2025年,高新区将引进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和车载智能终端制造企业不少于5家,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网联车产业集群。
网络直播壮大工程。围绕“网络直播之城”建设,高新区将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合作,持续推动本地莹玉陶瓷、富硒小米等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以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和山西智创城7号为基础,培育引进优质直播电商经纪公司、服务机构、供应链公司等,培育本地龙头MCN机构。
“上云用数赋智”工程。高新区将依托全省首批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开展数字化服务资源条件衔接集聚、优质解决方案展示推广、人才招聘及培养、测试试验、产业交流等公共服务工作,降低技术和资金壁垒,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吴珊 张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