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文明风采 志愿服务 阳泉好人 主题活动 文明创建 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宣传信息 文献资料库
阳泉新闻网
>> 阳泉文明网 >> 讲文明树新风
“百鸟归巢”掀起建设热潮——来自娘子关镇下董寨村的报道
发布日期:2023-12-17
来源:阳泉日报

工人修复古建筑

  寒冬时节,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远离城市喧嚣,安静地坐落在温河北岸的“石龟背”上。村中古商业街上,深深浅浅的车辙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商业盛况,斑驳的老院墙更是凝固了时光、留下了记忆。众多古建筑中,一些现代感十足的民居很是显眼。下董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玉祥笑着解释:“这几年,咱村文旅产业发展得好,人居环境也越来越美。不少村民返乡创业、就业、居住,村里人气越来越旺。这些民居就是大伙儿新建的。”

  下董寨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相传,东汉时期董卓曾在这里屯兵打仗,村名“董寨”由此而来。下董寨村建于依山傍水的悬崖之上,自古就与承天军城、固关、娘子关互为犄角,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来,下董寨村的军事功能逐渐弱化,其商业价值开始凸显,朝阳阁、平安阁、全神庙等古建筑,以及贯穿全村、东西走向的商业街,随之建起。

  曾经的辉煌逐渐远去,守着“好家底”却不知道如何利用和开发的下董寨村,因为产业薄弱,村民只能远走他乡、外出谋生。近年来,下董寨村以非遗项目带动,整合古建筑和龙潭峡谷资源,走出了一条非遗联合发展、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不仅实现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双赢局面,还带动村民增收,让昔日“跳农门”的村民纷纷返乡,掀起了乡村建设的热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跑马排,是下董寨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关键。袁玉祥介绍,跑马排也叫跑马,是当时驻扎娘子关的唐军信使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后来逐步演变成一种民俗活动。农历正月十六,下董寨村的村民会牵着马匹,穿上古装服饰,身背“公文”,骑裸马在村里的街巷奔跑。每年跑马时,不少游客会专程到村观看。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下董寨村提出了“跑马排常态化表演”的发展思路。在“硬件”打造上,村里积极筹措经费,修建了专门的跑马活动场,推动跑马排成为固定的民俗表演活动。在“软件”提升上,村里成立非遗传习保护中心,购买了马匹、服装,并组织有经验的老艺人教年轻人跑马技巧,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民俗活动中。如今,游客到了娘子关镇,不仅可以欣赏娘子关秀美的风光,还可以体验跑马的魅力。

  围绕古建筑开发,下董寨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东阁、俱乐部、商铺等进行修复。同时,村里还依托古商业街招商引资,计划引进剪纸、根雕、平定砂器、葫芦烙画等,让游客在静态展示与动态体验中,感受下董寨村的魅力。

  俗话说,有山才有生机,有水才有灵性。下董寨村也不例外。村子南边的龙潭有温河盘绕,其河道内石岩沟形似卧龙,蜿蜒300多米。龙潭里水流不息,“龙宫”“龙鳞”“不见天”千姿百态,人们身处龙潭,仿佛进入了梦幻仙境。“建设过程中,工人们修建凉亭、铺装台阶、镶嵌鹅卵石、粉刷护栏,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不过,大家很少叫苦叫累,总觉得只要是为了村里的发展,自己多干点没什么。”袁玉祥回忆道。

  “以前,村里日子苦,我和老伴只能外出谋生。现在,村里发展好了,环境也越来越美,俺们回村翻新房子,住下就不走了。”退休工人董河说。无独有偶,侯存义、董文平也选择了返乡。两人表示,村里发展有需要的地方,自己一定不遗余力。

  如今,下董寨村建设的文旅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下一步,村里将因地制宜,按照“全村环境整治+旅游+采摘”“特色非遗活动+峡谷风景+旅游”“维护古建筑风貌+开发+旅游”的思路,继续发展壮大文旅产业,推动全村发展迈上新台阶。“我相信,到时候返乡的人会越来越多,村里的建设会越来越忙,发展则会越来越好。”提到未来,袁玉祥信心满满。(张泉东 李夏云)

 
 领导活动集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扛责担责 迅速行动 狠抓落实 确保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强化用能保障 抓牢安全生产 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压紧压实责任 精准有效应对 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张春林在我市调研
市政府召开第二十五次常务会
市委常委会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剖析会召开
市政府党组举行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剖析会
 文明风采
有创意!1314路公交婚车上线
旧村落 慢时光
煤田藏古院 活化向新生
起猛了!阳泉开启雪景“刷屏”模式→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