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自动恒应力压力试验机旁,两位研究人员在讨论实验结果。 混凝土结构件生产线可生产路缘石、植草砖、六棱砖等产品,年产可达10万吨。 交通科技园建有全省最大的建筑3D打印工厂。 本栏图片均为李沐键摄 “资源再生,生生不息”。在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的入口,由建筑3D技术打印的行云流水般的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诠释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使命和责任。 新动能蓬勃涌动、七大业态相辅相成、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今年5月,作为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的吕梁分会场的企业代表,交通科技园一期项目投产、二期项目奠基的良好进展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座占地200余亩、总投资5.75亿元的现代科技园里,山西路桥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紧扣“一体两翼”发展思路,以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服务为发展方向,以打造“国内一流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为目标,构建起“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生产基地”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立足山西省情,聚焦交通领域 探索固废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在文水经济开发区,国金电厂和交通科技园这两座现代化工业园比肩而邻。一条白色的管道高架在离地6米7米的距离,从山西国金电厂延伸出来,连接到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的胶粉车间,管道上写着“工业抽气至路桥用汽”。 管道里是电厂发电后产生的温度不足的末端蒸汽,它们在交通科技园沥青罐区找到了用武之地——切块抽丝后的废旧轮胎制成胶粉,接入蒸汽脱硫后加入沥青,加工成改性沥青产品。 不仅是末端蒸汽,“交通科技园的顺利投产,显著提升了国金电厂的灰渣利用率,从而实现了灰渣处理费用的有效节约。”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山西既是能源大省,又是工业大省。2021年,全省产生固废4.26亿吨,填沟造地等处置占比大,综合利用量仅1.7亿吨。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创新链建设,提高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率,已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交通科技园由山西交控集团主导、山西路桥集团投资建设,位于吕梁市文水县经济开发区,地处太原、晋中、吕梁三市的“黄金交会点”,周边电厂、钢铁厂等产废企业众多,为固废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山西路桥集团深耕工业固废再利用市场,组建了专业化的二级子企业“山西路桥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立足山西省情,聚焦交通领域,再生资源公司致力于研究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工业固废的资源化、规模化利用,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低碳之路。 目前园区内生态构件、生态水泥、建筑3D打印、高品类橡胶沥青、镁基声屏障、高性能掺合料、沥青制品等七大业态已基本成型。一期全面投产达效后,年可利用固废30余万吨,年产值2.8亿元,实现利润4000余万元。
培育新动能,转换新成果 激发园区科技创新驱动力
7月1日上午,在3座巨大的高性能掺合料成品库下方,几名工人忙着进行收尾工作。本月中旬,生产线将进入联动调试;月底,生态水泥和高性能掺合料将正式投产,年可消纳20余万吨灰渣。 生态水泥是再生资源公司多年研发成果,也是企业大力推广的拳头产品,今年生态水泥在交通科技园正式投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企业潜力、增加产品产能、拓展新的市场。 31岁的周冬冬是山西大学的博士,也是山西路桥再生资源公司副总经理和园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在他眼中,依托科技园项目,开展固废资源化规模化利用技术攻关,高标准建设的固废利用与低碳交通材料实验室是勇攀技术高峰的科学阶梯,整个园区的核心驱动在于科技创新。 “实验室拥有12个功能室,常规检测设备80余台,同时购置了SEM、XRF、XRD、TGA等精密检测分析仪器,用于探究固废利用过程中的微观机制。”介绍起实验室建设,周冬冬如数家珍。 近年来,企业持续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攻关,陆续开展了CFB灰渣、钢渣、煤矸石等固废材料的20余项科研课题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9项;完成标准5项,省部级QC成果5项;注册商标2项。 由山西路桥集团牵头起草的《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CFB灰渣注浆采空区施工技术指南》等地方标准,不仅是省内,也是整个交通领域首次发布的公路建设领域固废利用标准。 在我省公布的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上,山西路桥集团和所属再生资源公司联合申报的“煤基固废中锂铝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该项目在系统研究煤矸石、粉煤灰及CFB灰渣等煤基固废高值与规模化利用中攻克了关键性创新技术,研发出低成本、高固废掺量的“路桥生态水泥”,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作为水泥稳定材料应用于路面基层(底基层)、采空区注浆及路基改良土等,目前已应用在隰吉高速、昔榆高速、离隰高速、黎霍高速、西北二环、209国道等公路项目建设中。
打造中试基地,搭建产学研平台 畅通产业化道路“最后一公里”
2023年,我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较上年增长65.6%,增速位居全省规上工业之首。今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显而易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这一“先天”具备绿色低碳属性的产业正成长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 把科研和实践成果转化成技术专利,是提升企业能力、拓展企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然而,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输出,一直以来是学术资源和市场转化对接的难点。为此,再生资源公司逐步探索出一条从科技研发到局部试点,再到全面推广的固废利用产业化道路,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基础的新质生产力。 交通科技园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联合山西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太钢、晋能、焦煤等固废排放企业,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研创新体系;在建设完整产业链的同时,打造了独树一帜的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中试基地。2022年,交通科技园获批建设“山西省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中试基地”,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与固废资源利用相关的中试基地。 建筑3D打印是交通科技园发展的七大业态之一,主要是利用增材制造及切片技术,将电脑中的图形数据直接转化成实物,大大降低了制造复杂度,同时还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交通科技园建有全省最大的建筑3D打印工厂,车间内矗立着混凝土(砂浆)3D打印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生产精准度要求高的异型建筑构件,打印出用于园林景观、市政项目及公路工程辅助设施等产品。 “我们与交通科技园紧密合作,成立了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科研团队,将镁基粉煤灰声屏障技术引入到科技园开展中试。”据山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方莉教授介绍,新型镁基粉煤灰声屏障固废掺量可达50%以上,吸声性能可以达到高效吸声材料标准,园区可年产100万平方米声屏障吸声材料。 再生资源公司还结合S2B2C营销模式,积极落实“整合资源+交易平台+终端市场”的三级经营策略,全面推动山西路桥集团在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装配式智能建造和路域经济领域的发展。目前,在全省公路项目中,累计推广利用工业固废5370余万吨,节约成本4亿元,打通了固废资源利用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企业已构建了‘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生产基地’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形成了从研发到产品转化的完整产业链。”山西路桥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张宏表示,在积极履行国有企业责任、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企业将向全社会输出更多可资借鉴推广的模式经验,朝着打造“国内一流的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全力奋进。(冷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