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普及防震知识……连日来,市防震减灾中心的工作人员走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家庭,多渠道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群众识灾、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下好防震减灾“先手棋”。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定期举办防震减灾宣教活动,对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意义重大。 5月11日16时,阳泉市第七中学校园内响起警报声,教室内的学生迅速反应,下蹲抱头,按照应急疏散线路,迅速、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应急避难场所。这是市防震减灾中心联合市教育部门举办的应急疏散演练。演练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向该校捐赠了一批科普书籍,并通过真实的地震案例和生活中识别地震、科学避震的小技巧,为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近年来,市防震减灾中心积极推动“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进校园,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以“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引领一个社区”的方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日前,工作人员联合消防、红十字会等部门走进城区金三角社区,通过“科普大讲堂”为当地居民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活动中,红十字会志愿者采取专业知识和现场演示结合的方式,为居民们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并邀请居民现场实操。“这些应对灾害的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很大,发生意外后,能帮我们避免很多危险。”市民白桃锁说。 防震减灾避险小常识对提高群众避险能力、减轻灾害损失很有意义。在今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现场,市防震减灾中心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应急知识等形式,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各县区也举办了集中宣传活动。 防震减灾重在未雨绸缪。市防震减灾中心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通过参观体验地震科普馆、网络直播、专题宣讲等形式,推动防震减灾科普资源共享。此外,他们将持续向社会各界提供地震监测预警、地震活动断层、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安全性评价、减隔震技术、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科学知识和实用方法,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温荣鑫 贾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