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挑选黄瓜 黄瓜干 盛夏时节,正是黄瓜下架的时候。连日来,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村民“全家总动员”,摘黄瓜、洗黄瓜、削瓜皮、掏瓜瓤、搭烤架,忙着制作黄瓜干。大家起早贪黑,既为各家生计,也为壮大村里来之不易的黄瓜产业。 后沟村是我市有名的“黄瓜村”。乾隆年间,村里制作的黄瓜干便是贡品。黄瓜干又名“龙筋”,色鲜、味香、质脆,是“中华老字号”产品。近年来,后沟村人从前期选种、育种、栽种,到后期采收、加工、销售,积极培育黄瓜全产业链,让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后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曲志军介绍:“这几年,村里黄瓜种植面积保持在150亩左右,每年能制作7万斤黄瓜干。不过,这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黄瓜干好吃,黄瓜的籽种十分关键。曲志军说,村民用的籽种,是村里专程从天津买回来的津优和津绿。这两个品种的黄瓜籽种颗粒饱满,黄瓜秧苗生长过程中杂病少、耐受力强,结出来的黄瓜个头大、果肉厚实,很适合后续刮瓤和烤制。 种出好黄瓜,育苗同样关键。今年七十出头的村民李长娥种黄瓜已有40多年了。她介绍,水、土壤、温度,都是育出好苗的重要因素。比如,播种前要把苗床浇足底水,覆膜后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5摄氏度上下,撒籽种时埋的深度一般在2厘米左右。此外,黄瓜在插架时,多长时间浇一次水、施什么肥、间隔多久施肥等,也很有讲究。 经过春天的辛勤耕耘,每年7月开始,后沟村的黄瓜便陆续成熟。7月10日一早,趁着凉快,村民刘秋锁和老伴来到地里。一人采摘,一人装袋,不一会儿,新鲜翠绿的黄瓜就全部装袋了。运回家里,刘秋锁挑选适合烤制的黄瓜,用特制的工具削去黄瓜皮,并分为4瓣后去掉瓜瓤。同一时间,老伴儿已经把火烘了起来,两人互相帮衬着把加工好的半成品挂在烤架上。 曲志军介绍,后沟村在黄瓜加工过程中,有两种方法——传统烘烤和现代烤制。传统方法烘烤时,村民需要定时翻动黄瓜,让其均匀受热。这样烤制20多个小时,黄瓜干才算制作完成。现代方法是村里引进了现代化加工设备,可以让湿度、温度实现智能化控制。村民只需将切瓣去瓤的黄瓜放进机器中,一摁按钮,烘烤、除湿、通风、烘干、翻面等工序就能在4个小时内自动完成。 “大伙儿再忙活一个来月,黄瓜加工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将进入销售阶段。这几天,支村‘两委’成员和村里合作社的骨干正开碰头会,商量今年黄瓜干的收购和销售工作。”曲志军说,“烤焦的、带潮的、生虫的、瓜瓤不干净的、颜色发黄的……只要不达标,合作社就不能收购。咱好不容易闯出来的销路和积攒的名声,不能毁了。收回来的黄瓜干,还是由合作社统一包装、定价销售。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产业,咱得守好了。”(张泉东 翟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