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平(中)和工作室成员制作面塑花 11月27日中午,盂县牛村镇石圪塘村村民刘会平在家中伏案专心制作面塑。白色的面团经过她巧手捏、搓、揉,再用小刀切、刻、划,顷刻间一朵白玫瑰便在掌心“绽放”。白玫瑰的片片花瓣薄如纸片,透过花瓣甚至可以看到刘会平手掌心的纹路。 刘会平今年55岁,曾是盂县五五铁厂的车间工人,后来还当过十多年理发师。一次车祸后,她腰部受伤。心灵手巧的她只能再次转行,学起了面塑。“我和面塑结缘比较早。小时候经常拿妈妈和好的面捏一些花花草草和小动物,长大后在闲暇时还会捏些小玩意自娱自乐。”刘会平说,“给人理发得长时间站着。因为腰疼,我没法再干了,就寻思把面塑这个兴趣发展成自己的职业。”2016年,会平面塑创意工作室正式成立。 为了提升制作技艺,刘会平没少下功夫。2017年,她远赴天津跟随现代面塑大师王玓系统学习。2022年,她前往山东参加花饽饽制作集中培训。平日里,她常在网上浏览面塑教学视频,仔细钻研后再动手实践。靠着不断求学和自学,刘会平的面塑技艺大大提升。 刘会平家里的电视柜上,摆放着56个民族人物面塑作品,面人上的民族服饰很精细,形象逼真。灵动的衣角、精美的配饰,展示了刘会平精湛的技艺。“制作面人的前提是做好面团。用白面粉捏好的面人表面容易开裂,所以我用白面粉搭配糯米粉做面团,保证面塑成品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形开裂。”刘会平说,“虽然面塑容易上手,但想做到形神兼备很难。捏之前,我得琢磨好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外形要过关,神韵也要有。” “前不久,我拿着刚做好的一朵花在院子里拍照,居然吸引了一只小虫子落在花上。它在面塑花上爬来爬去,估计是在找花蜜。”刘会平笑眯眯地拿出手机展示,“我最近在做醒狮的面塑作品。它的头部能晃动,适合当摆件。”各式各样的小醒狮,鼻子、眼睛、眉毛、胡须等各有特色,做工精美,很是可爱。尽管如此,刘会平还是不太满意,表示还要继续改进。 出色的面塑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下订单,工作室的订单一直在稳定增加。“订单多了,一忙就是一天,我顾不上做家务,有时连饭也没空吃。下一步,我打算多找些人手,扩大工作室规模。”刘会平说,“我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面塑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侯节 侯大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