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看乡村
“新农人”多方创业逐梦乡村
发布日期:2023-10-30 06:14
来源:阳泉晚报

郝志峰正在采摘玉米

  10月26日,矿区沙坪街道合新村庙上的玉米地里,一辆玉米收割机穿梭其间,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一排排玉米连同秸秆被卷入农机,茎秆切割、摘棒、剥皮等一气呵成。几个来回后,一个个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就露出了头。阳泉市郝志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郝志峰说:“机械化收割就是好。过去,玉米耕种收割全靠人力。现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让我们收割玉米省时又省力。”

  今年53岁的郝志峰是一名退役军人,曾有3年的军旅生涯。在部队里,他任炊事班班长。“当兵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在那段时间,我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善于总结、不服输的性格,这给我转行当农人打下了基础。”郝志峰回忆着,“退役后,我做起了卖水果、蔬菜的营生,一干就是20多年。这几年,我再次转行,打造了占地50余亩的水果采摘园,养殖了黑猪,并成立了阳泉市郝志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承包合新村庙上150亩的土地种植玉米是郝志峰的“新动作”。今年,郝志峰种植了强盛370、鸿玉998品种的玉米。眼下,正是玉米收获时,预计玉米亩产量达500公斤。“种玉米的土地比较特殊,这块地是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治理区域。今年是在土地上耕种的第二年,由于土壤没有完全熟化,作物生长受限、产量不高。”郝志峰说。

  为了让这块土地肥沃起来,郝志峰在种植前下了不少功夫。他走访了多家养牛场、养鸡场、养羊场,选取了不同的农家肥,并在种植前,给地里少量多次施肥。“增施不同的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蓄水能力。”郝志峰说,“生土养熟需要3年至5年,除了要施农家肥,还需要深耕土地。深耕能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肥料的分解和转化,提高土壤肥力。今年6月,我就是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耕种玉米的。”

  郝志峰能成为“土专家”,得益于前些年他到各地贩运果蔬,与果农、菜农交流积累的种植经验,得益于他的勤学好问。今年,郝志峰到河南、河北的玉米种植基地考察学习。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在网上看视频资料自学。在学习过程中,郝志峰结识了一些农技专家,并经常借助网络向专家请教。如今,看着自己种出黄澄澄的玉米,郝志峰更有信心了。明年,他将扩大种植规模,计划种植400亩富硒玉米。(李旭榕)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