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一名班主任,本学期开始,针对课间活动,我努力为学生创建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多彩课间活动,让一年级新生享受真正“动起来”的快乐,以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很多孩子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活动时间。因此,在一年级的开学初,我坚持课间活动以室外活动为主、室内活动为辅。这样不仅能释放学生好动的天性,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快适应新的班级,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减轻学生由于不适应一年级的学习,而带来的心理焦虑。
我精心组织了以多样的游戏比赛为主的室外课间活动,如跳格子、跳绳、跳皮筋等。为了消除一年级学生对新同学、新老师的陌生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我在课间活动中担任组织者,选择学生喜欢且容易上手的游戏,在课间活动前为孩子们讲清楚游戏规则,用指定分组竞赛、自由组队赛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这样既能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熟悉班级中的新同学,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第一次课间活动,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分组跳格子比赛。学生第一次参加室外课间活动,还比较害羞和放不开。我把他们分成了4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跳格子比赛。学生们从陌生到熟悉,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兴奋地为队员鼓掌加油,原本互相陌生的学生,在活动中互相说起了悄悄话,积极地分享技巧和商量比赛。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熟悉了起来,增进了友谊,慢慢融入了集体。
近期,天气逐渐转凉,我及时转变策略,用室内和室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学生课间活动。当教学中有需要进行实践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室内活动,目的在于巩固课堂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教学《日月明》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分组进行会意字猜字谜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猜字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了《比尾巴》一课后,我按照座位把学生分成3个小组,让孩子们比赛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并在黑板上写下动物的名称和所模仿动作的词语,以此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延伸课堂内容。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说出了很多新奇的词语和想法,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我认为,室内和室外课间活动,要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仅是身体动起来,脑筋也要动起来。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强身健体的多彩舞台,更是学生课堂知识的延伸和补充,也让学生们享受着“动起来”的快乐。
为了让学生能利用好课间活动时间,我会不断探索、创新课间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参与文明游戏、传统游戏、益智游戏,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北大街小学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