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广角
例说阅读教学的语感训练
发布日期:2022-10-21 06:47
来源:阳泉晚报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师普遍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对教材研读还不够深入,教材资源挖掘不够充分,造成教材处理不够精巧,教学思路不够清晰;二是教师还不善于设计相关读写活动,或者活动缺乏足够的牵引力、支撑力和训练强度,在整堂课中显得无足轻重、“雨过地皮湿”;三是教师未向学生提供精准的指导,未讲授相关语文术语、知识,学生缺乏切实的抓手,只好泛谈感受。这些因素导致语感训练尽管被教师提倡得多,但课堂实践得浅、学生进步得慢。

  下面以初中课文《北冥有鱼》为例,试着探讨语感训练的具体路径。教学中,有教师将其还原回《逍遥游》的语境,大讲特讲庄子深奥的哲学思想,显然超出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浪费了更宝贵的教学资源,也与教材给定的教学目标不相吻合。其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要“培养文言语感”,这真是再鲜明不过的导向了!从课文前后的“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等栏目看,教材也未要求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多么深刻、周全的解读,更倾向于让学生积累字词、疏通文义,特别是感受鲲鹏的形象特点、浪漫色彩及文化传统。加之本文短小精悍,仅有140余字,便于在文本内部“巡回”和“聚焦”,便于整体、反复、多角度地利用课文,实施紧凑、丰实、有厚度的语感训练,“吃干榨净”方肯休。由此观之,语感训练理应成为本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方式开展活动:

  组织“美文诵读”活动,体味语言的“节奏感”。作家王蒙在其作品《庄子的享受》中这样点评庄子的语言风格:“庄子的叙述总是那样潇洒自由……‘怒而飞’,不但是大鹏的行为记叙,也是庄子的文风……一上来就是鲲与鹏的横空出世。讲上四句话到了‘南冥者,天池也’,故事已经讲完,再舒缓文气,想起了出处,叫作‘《齐谐》者,志怪者也’,遂再次总结一遍,作平和转述状……转一转口气,不要搞得一味语出惊人,则是达到了欲放还收、舒卷随心的效果。”这段话对我们朗读《北冥有鱼》很有启发。朗诵“北冥有鱼……天池也”部分时,要读得石破天惊,读出恢宏壮丽的主基调;朗诵“《齐谐》者,志怪者也”一句时,要读得低调轻缓,读出钩沉抉隐的书卷气;朗诵“《谐》之言曰:……去以六月息者也”部分时,又读得高亢激越,读出磅礴瑰奇的大气象;朗诵“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时,要读得轻巧敏捷,读出细察藐小的洞穿力;朗诵“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矣”时,要用拖音和感喟的语调读得悠长,读出神思玄想的不可捉摸,读出文言别致的余味余韵。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感受到文字起起落落、跳跳停停的节奏,把握文句迟急顿挫、浓淡张弛的律动,观照文脉意兴飙升、隐秀迭见的幻化,感悟文章长吁短叹、虚实相生的风格。每个学生都跟随庄子的如椽巨笔,用心揣摩课文的“文采”与“神采”。教师可适时穿插层次、重音、停连、对称句式、顶真句式、倒装句式、骈散结合、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等语文知识,进行细腻点拨。

  组织“精段译写”活动,体味语言的“画面感”。《北冥有鱼》的主体是对鲲鹏本身的描写,可引导学生将其摘出,组接起来,形成精粹片段、“文中之文”,进行译写创编。即在如实翻译的基础上,适度增添想象、增加细节,使鲲鹏形象更丰满、艺术画面更生动。在兴致勃勃的书写中,学生搭建起云端、地表、深海、天外的多重空间,勾勒出风起云涌、天地混沌、“无所至极”的辽远世界。宇宙浩瀚无涯,长风纵贯九州,巨翅遮空蔽日,飞翔义无反顾,烟尘纷纷扬扬,潮汐涌荡连天……这些画面在学生颤动的笔尖下悉数“复活”,庄子既超脱又精微的眼界、心境和格局活灵活现。学生感觉到,庄子简直在用文字作画,他仿佛赓续远古神话的鲜活血脉,挥毫泼墨,绘形写意,气息浓烈,景象宏大,文字在画面中奔走相逐,画面在文字中呼之欲出。教师可顺势强调重点字词的译法,落实基本的识记任务。

  组织“雅词品析”活动,体味语言的“动静感”。如果说前两个活动分别从宏观、中观的角度培养语感,那么第三个活动则需在微观上下一番功夫,深入评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细节,使语感再真实些、再敏锐些、再精准些。在细嚼慢咽的欣赏中,学生饱览“静”的震撼:“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雄伟、静穆、庄重、有力;亦饱尝“动”的冲击:“化”的惊奇、“怒而飞”的爆发、“击”的不羁、“抟扶摇而上”的胆魄,连“扶摇”这个名称都带着席卷一切的强烈动感。动由静生,动静相映,动静相补,动静相宜。教师可相机渗透白描、正面描写、侧面衬托、比喻、引用、反复、数量短语、确数、约数等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赏析阐释的专业化水平。

  实施扎实的语感训练,教师要树立“教学资源”意识,提炼整合教材中有训练价值的优质资源;树立“实践活动”意识,设计任务明确、板块明晰的精读训练;树立“语言学用”意识,围绕知识积累、能力训练组织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用语言文字本色的魅力打动学生。如此才能保证教学不偏靶、不落空,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城区教育局 侯杰)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