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气温升高,苗木进入病虫害高发期。为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市园林管理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病虫害多发区域的苗木进行精细管养、重点防治,有效保护绿化成果。 尽管5月底、6月初是蚜虫成虫的高发期,但近期的持续高温促使蚜虫迁飞繁殖,特别是行道树上蚜虫大量滋生,蚜虫的分泌物会在路面形成黑色的油状物。由于这些油状物黏性强,滴在地上、车上以及行人身上难以清洗,给市民带来不小的烦恼。 市园林管理处公园科科长兰岚表示,除了蚜虫给人们带来烦恼,多种真菌性病害也容易在夏季发生。比如胶东卫矛、月季、紫薇等园林植物上的白粉病、黑斑病,桃树、海棠等植物上的穿孔病、锈病、流胶病等。 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市园林管理处根据每月气候特点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发布当月的园林绿地养护重点任务和植保信息,并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游园、行道树、道路绿化带等进行全面巡查,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地点、树种、面积及危害程度等,科学制定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根据不同虫害习性和分布情况,市园林管理处对症下药,精准实施园林植保全覆盖、全过程、全要素防控,加强植保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管理,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在防治前,市园林管理处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喷药防治病虫害的通告》,提前告知市民打药时间、路段及注意事项。喷药过程中,园林人员将吡虫啉等高效低毒的药物按一定浓度进行配比,利用水车对柳树、国槐、碧桃等树木上出现的蚜虫、飞虱、叶蝉、尺蠖等多种虫害进行喷药防治作业。为避免对行人、车辆造成影响,喷药作业在夜间10点至次日凌晨2点进行。 目前,市园林管理处已重点对南大街、德胜东街、迎宾路、华盛街、新建街、泉东路、泉中路、桃北东街等主次干道1.6万余株行道树完成蚜虫防治工作,其他类型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在按计划推进中,全力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吴珊)
|